新闻|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论坛举办

  • 2022-06-24
  • 公司新闻



//////////////////////


6月23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论坛“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论坛成功举办。双碳技术传播中心理事长、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柏呈出席并在圆桌论坛环节发表讲话。

论坛是在中国科协、天津市政府的指导下,由“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天津市科协、天津大学共同主办,双碳技术传播中心、天津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承办。会议设置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吉林长春4个线下会场,通过人民网天津频道、“科创中国”平台等渠道线上同步直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延和出席活动并致辞,“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轮值主席、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主持。



罗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协组织要加强科学传播、着力发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和坚持开放创新,来提升全社会“双碳”意识,构建“双碳”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双碳”应用场景落地,并推动“双碳”国际交流合作。希望借助世界智能大会的影响力,把实现“双碳”目标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相结合,组织“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研发、应用、推广智能科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各地推进“双碳”工作提供样板。



马延和指出,天津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等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发挥“科创中国”人才智力优势,大力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智能技术,探索出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绿色发展之路。长期以来,中国科协和各兄弟省市对天津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天津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交流合作,深化京津冀协同和津长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会上,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陆为民为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予天津市“双碳”技术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牌匾,安捷物联执行董事庞文魁接受授牌;双碳技术传播中心与中国饭店业协会、天津安捷物联与海河设计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碳技术传播中心于会上重磅发布《双碳先导技术主题场景》(首批),报告涵盖17项前沿技术和各类生产生活场景,“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夏秋雨见证授牌及签约仪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彭苏萍,“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主席团成员、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英国标准协会(BSI)亚太双碳发展部负责人万扬,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全红针对各行业领域的“双碳”技术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和分析,以全新的视角权威解读“双碳”行业在新时代的走向,深度解析各领域当前技术层面的进步与市场变革,探寻“双碳”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



在圆桌论坛环节,双碳技术传播中心理事长刘柏呈,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陆小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青,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产业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郑亚莉,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碳中和项目部总监杨小山,戴莫尔科技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刘明升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围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力京津冀吉等地双碳建设”主题展开交流,研讨通过推广应用智能科技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双碳技术传播中心理事长刘柏呈提出: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占全世界的17.5%,但碳排放却占到了29.5%;2021年,我国GDP占全世界的18.5%,碳排放占比已经超过了33%;这组数据与我国目前的大国地位非常不匹配,只有碳排放占比小于或等于我国在全世界的GDP占比时,我国才能够真正成为能源科技强国。

很多研究中都提到,我国降低碳排放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目前清洁能源在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分别是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我国的水力发电到2022年1月,装机容量为3.91亿千瓦,美国为1.02亿千瓦,欧洲为2.54亿千瓦;我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为3.4亿千瓦,美国为1.3亿千瓦,欧洲则为1.14亿千瓦;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为3.2亿千瓦,美国为1.5亿千瓦,欧洲为1.63亿千瓦。结合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在水力、风力和太阳能方面的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了欧美的2到3倍,所以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一环,但却并非主要路径。

在此背景下,双碳技术传播中心核心企业之一的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工业、商业、轨道交通、医院、学校、酒店等各领域各场景深耕机电运维,在长期的运维管理中发现,大多数项目在电力和暖通专业均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现象:以写字楼为例,在每年6-8月的用电高峰期间,负荷率超过30%的建筑几乎为零,这类现象在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中普遍存在;在暖通领域,我国正式推行三步节能、四步节能后,单平米能耗设计能够降低40%,节能空间巨大。

所以现阶段,降低碳排放的第一个关键路径,就是要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精准匹配,无论是新项目的建设还是老旧项目的改造,均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构成的能源路由器,今年安捷物联也凭借这一项技术,获得了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在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各行各业,能够大量降低碳排放,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第二个关键路径,是北方的供暖。刘柏呈理事长认为,北方的供暖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是供暖模式,中国借鉴了苏联的集中供暖,所以在管道的输送过程中,存在30%左右的损耗,若使用分布式能源,则能够在输送的过程中,节省30%左右的能源消耗;第二是政策需要转变,要从单平米收费标准改为热计量收费标准,结合分布式能源管理,从而降低北方供暖所产生的碳排放。

所以,要从“源网荷储”四个阶段出发,研发新一代储能技术,结合电网进行调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综合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智慧化、数字化,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共包括13场高峰论坛,由工信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国家部委与天津共同举办,涵盖智能制造、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碳”目标下的数字经济发展等,对当下智能技术与重点产业的融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